干電力系統防雷的都知道,避雷器是扛雷電過電壓沖擊的核心設備。其中,帶串聯間隙與無間隙是兩種主要技術路線。它們看著差不多,卻在原理、應用以及性能上有本質區別。選哪一種,直接影響電網的安全并且經濟運行。
一、核心原理的根本不同
?無間隙避雷器(現在普遍指金屬氧化物避雷器-MOA)
這種避雷器是現代電力系統的主力軍。它的核心是氧化鋅電阻片,這種電阻片有很好的非線性伏安特性。
?
其工作原理是這樣的:它直接并聯在帶電導線和大地之間。正常運行時,電阻片是高電阻狀態,流過的泄漏電流只有微安級,跟“絕緣”差不多;等雷電過電壓襲來,只要電壓超過一定值(也就是參考電壓),電阻片會瞬間變成低電阻,把巨大的雷電流泄出去。過電壓一消失,它又會自動恢復高阻狀態。
?
它的特點很明顯:時刻盯著電壓變化,就像個從不松懈的“全能衛士”。
?
?帶串聯間隙避雷器
這是傳統但至今還常用的類型,尤其在配電網里用得多。它由空氣間隙以及電阻片(或者碳化硅閥片)串聯組成。
?
工作原理上,空氣間隙能把電阻片和正常運行電壓隔開。系統正常運行時,電壓全由間隙承擔,電阻片不承受運行電壓,也沒有電流通過;只有當雷電過電壓達到間隙的擊穿電壓,間隙才會先擊穿放電,之后雷電流再通過電阻片泄到地里。
?
它的特點是:平時處于“休眠”狀態,只有雷擊的時候才“醒過來”,就像待命出擊的“特種兵”。
二、四大核心區別:一張圖看懂優劣
名稱 | 帶串聯間隙避雷器 | 無間隙避雷器 (MOA) |
工作原理 | 間隙隔離,故障時擊穿 | 始終并聯,非線性動作 |
運行狀態 | 平時不承受運行電壓 | 始終承受系統運行電壓 |
主要優點 | 無老化:壽命長 | 響應迅速:保護性能優 無需擊穿:動作無延時 |
主要缺點 | 響應有微小延時 | 長期承受電壓會緩慢老化 |
典型應用 | 10kV、35kV配電線路、絕緣薄弱點、雷電多發區 | 變電站、發電廠、電氣設備附近、所有電壓等級 |

三、如何選擇?場景決定一切
這兩種避雷器沒有絕對的優劣,選哪一種,取決于它在電網中的位置以及保護對象的重要性。
?
?選帶串聯間隙避雷器,當滿足這些情況:
其一,看重經濟性并且想要長壽命。就數量龐大的10kV配電線路來說,成本低并且可靠性高是首要考慮的;
其二,環境條件差。就多污穢、多鹽霧的地區來說,它的間隙設計更能抵抗污穢導致的絕緣子閃絡;
其三,系統有較嚴重的暫態過電壓風險。間隙能擋住這些非雷電過電壓,避免電阻片受沖擊。
?
?選無間隙避雷器(MOA),當滿足這些情況:
其一,保護要求特別高。在變電站、發電廠這些關鍵節點,得靠最快的響應速度以及最好的保護水平(殘壓更低),來守護昂貴的變壓器、開關這些設備;
其二,需要做狀態監測。咱們運維人員能通過它配套的在線監測器,實時看泄漏電流,判斷它有沒有受潮或者老化,實現預測性維護;
其三,空間不夠用的時候。MOA結構緊湊,適合裝在空間狹小的變電站里。
四、結語
恩彼邁帶間隙與無間隙避雷器怎么選,其實是電力設計里,在可靠性、經濟性并且高性能之間做權衡的常見情況。
無間隙避雷器(MOA)是性能出色的“主力部隊”,守著電網的核心樞紐;帶間隙避雷器是經濟可靠的“地方武裝”,廣泛裝在配電網的各個線路上。
理解它們的區別,才能給每一處電力設施配上最合適的“防雷鎧甲”。實際選型時,咱們必須照著國家及行業標準(就DL/T 804來說)來,再結合具體工程情況,做出科學合理的選擇。
